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民面临的最大困扰。说起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一般人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对作物叶面喷洒农药的层面上。然而,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经…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民面临的最大困扰。说起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一般人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对作物叶面喷洒农药的层面上。然而,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采用直接对种子美高梅官方开户,进行处理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日益发展,更安全、高效、低毒、环保的种子处理技术日渐成熟,种子处理也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几年前,农民播种时,经常会用“三九一一”等高毒农药拌种,小编种地那会也拌过种,对那个比大蒜味还浓的味道无言以表,关键是高毒农药拌种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技术的进步,种子包衣剂推广开来,种子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不仅漂亮了,而且更健壮了。本期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刘西莉介绍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种子处理剂是一类用于种子表面处理的农药,有效成分主要是杀虫剂或杀菌剂,具有防治作物苗期病虫鼠害、提高幼苗成活率等作用。与常规使用的茎叶处理农药相比,种子处理剂在降低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田间操作工序,省工、节本、增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十分盛行的作物保护手段,是实现农药减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稻蓟马、螟虫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土传病菌和苗期病虫害是水稻种子处理要解决的主要靶标对象。据资料报道,种子处理剂的用量仅相当于大田用量的1/3,其作用既能保护作物、控制有害生物、确保作物健康生长,又能干扰或破坏害物的生命周期,符合农药“减量和零增长”的基本国策。通过对我国自2017年5月以来的水稻种子处理剂登记现状的分析,旨在为水稻种子处理剂的使用与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民面临的最大困扰。说起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一般人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对作物叶面喷洒农药的层面上。然而,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采用直接对种子进行处理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日益发展,更安全、高效、低毒、环保的种子处理技术日渐成熟,种子处理也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什么是种子处理技术
这是玉米种子,这是棉花种子,这是大豆种子……如果不是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刘西莉介绍,难以想象这些穿着五颜六色美丽外衣的竟然是作物种子。
1我国水稻种子处理剂登记现状分析
什么是种子处理技术
种子处理是指通过各种人为方法对种子进行加工的过程,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接种疫苗可以保护他们不受小儿麻痹症、白喉症和百日咳等疾病的感染。类似地,种子处理可以在土壤中形成保护区,一些农药成分还有系统内吸性,即随着作物生长,将活性成分吸收到植物体内,从而从种子种到地里开始就保护它不受种传、土传病害的危害。此外,如果种子处理剂中含有杀虫杀菌的有效成分,土壤中的病虫害受到保护区的阻挡,也不能达到它们通常取食的根部对植物造成危害。
“种子的这层‘外衣’就是种衣剂包衣种子后形成的一层具有较强牢固度,且可以透水透气的药膜,由农药有效成分、成膜剂、警戒色及其他助剂组成,种子表面覆盖的这些颜色就是警戒色。”刘西莉告诉记者,“一来可以区分种子和粮食,二来可以大大增加种子的商品性。”
1.1 已登记水稻种子处理剂分类统计情况
种子处理是指通过各种人为方法对种子进行加工的过程,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接种疫苗可以保护他们不受小儿麻痹症、白喉症和百日咳等疾病的感染。类似地,种子处理可以在土壤中形成保护区,一些农药成分还有系统内吸性,即随着作物生长,将活性成分吸收到植物体内,从而从种子种到地里开始就保护它不受种传、土传病害的危害。此外,如果种子处理剂中含有杀虫杀菌的有效成分,土壤中的病虫害受到保护区的阻挡,也不能达到它们通常取食的根部对植物造成危害。
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时代,人们就开始用橄榄树的残留物、灰以及洋葱和柏树的汁液来消毒种子表面。在中世纪时,用液肥和氯盐处理来替代。从1660年后,用盐水、铜或热水来处理成为当时的风潮。不过,所有这些方法只是取得了部分成功,直到19世纪末,人们发现汞化合物可以杀死引起谷类病害的真菌病原菌,并研制出了商品化的液体种子处理剂,种子处理时代才正式到来。在此之后的100年里,种子处理产业迅速跻身农业行业发展最快领域的行列,瑞士先正达、美国孟山都、意大利Italpollina、日本爱利思达、丹麦诺维信等跨国行业巨头也不断推出新型有效成分,推动了行业的不断革新。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开端,但同时又是有害生物的重要传播载体,每年因种传、土传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高达10%~30%。“种衣恰好就是在种子周围形成防治病虫的保护屏障,如同给种子穿上了‘防弹背心’,在给种子消毒的同时,可以抵御土传病菌的侵染和土壤中害虫的危害。”刘西莉说,“因此,投入生产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等‘预防保健’措施,是保证作物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农药登记数据统计分析,截至2017年5月,已登记的水稻种子处理剂共225个产品,其中100个制剂,占产品总数的44.44%,见表1。从农药类别上看,杀菌剂占绝对优势,150个品种,占已登记产品数的66.7%,其次是杀虫剂,49个品种,占已登记产品数的21.8%,植物生长调节剂20个品种,占已登记产品的8.9%,杀线虫剂、杀虫杀菌混剂和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混剂分别登记了1、5、2个产品。水稻种子处理剂的使用方法有浸种、拌种和种子包衣3种,3种使用方法登记的产品数分别占总水稻种子处理登记产品的41.8%、30.2%和28.0%。
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时代,人们就开始用橄榄树的残留物、灰以及洋葱和柏树的汁液来消毒种子表面。在中世纪时,用液肥和氯盐处理来替代。从1660年后,用盐水、铜或热水来处理成为当时的风潮。不过,所有这些方法只是取得了部分成功,直到19世纪末,人们发现汞化合物可以杀死引起谷类病害的真菌病原菌,并研制出了商品化的液体种子处理剂,种子处理时代才正式到来。在此之后的100年里,种子处理产业迅速跻身农业行业发展最快领域的行列,瑞士先正达、美国孟山都、意大利Italpollina、日本爱利思达、丹麦诺维信等跨国行业巨头也不断推出新型有效成分,推动了行业的不断革新。
种子处理技术的方法
省种、省药、确保产量
表1 我国已登记的水稻农药产品和制剂
种子处理技术的方法
最早开始采用的拌种法是将种子装入干净的容器内,再按一定比例加入药剂,使药剂均匀地粘附在种子表面。而浸种法则是将种子浸渍在一定浓度的药液中从而消灭种子表面和内部所带病原菌或害虫。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处理。
当被问到良种包衣的主要功效时,“提高播种品质、防病治虫、调控作物生长,具有省种、省药、省工的作用,提高抗病性保产量”像说顺口溜一样,刘西莉脱口而出。
农药类别
最早开始采用的拌种法是将种子装入干净的容器内,再按一定比例加入药剂,使药剂均匀地粘附在种子表面。而浸种法则是将种子浸渍在一定浓度的药液中从而消灭种子表面和内部所带病原菌或害虫。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处理。
作为种子标准化、商品化的主要环节,种子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分为非化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非化学方法是使用热力、冷冻、辐射和微波的方式来达到杀菌的目的,化学方法则通过浸种、拌种、闷种、包衣等方法利用各种化学有效成分实现杀菌避害的效果。
省种?刘西莉解释,通过包衣,实现良种标准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提高种子播种质量,有利于精量播种,保证苗全苗壮。过去2.5-3.5公斤玉米种子种一亩地,如今,经过包衣的玉米种子可实施单粒播种,确保“一粒种子一棵苗”,种一亩地只需要1.5公斤左右。
已登记产品
作为种子标准化、商品化的主要环节,种子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分为非化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非化学方法是使用热力、冷冻、辐射和微波的方式来达到杀菌的目的,化学方法则通过浸种、拌种、闷种、包衣等方法利用各种化学有效成分实现杀菌避害的效果。
种子包衣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促生长融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将种衣剂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种衣,形象的说就像给种子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种子的漂亮外观及抗磨损性、使包衣更均匀,通常还会在包衣过程中加入成膜剂。种衣剂中通常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微肥和微生物等有效成分及一些非活性组分,这些有效成分的结合可以产生积极的增效作用。
省药?使用包衣种子是实现农药减量施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浸种处理的种子不能储藏,而拌种处理的药剂容易脱落,目前对良种进行包衣是一种最经济、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种子阶段是最敏感和薄弱的时期,对于病虫害如果不加以预防,很容易导致田间病虫害的传播并加剧灾变。包衣技术就是给种子穿上了具有缓释作用的‘防弹背心’。”刘西莉形象地比喻,小背心相当于一个微型药库,药剂在种子表面形成保护屏障,抵御种围和土壤中的有害生物侵袭,同时可以内吸传导至作物的地上部位,防治种苗期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地上部喷药次数,同时种子包衣属于地下隐蔽施药,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已登记制剂
种子包衣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促生长融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将种衣剂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种衣,形象的说就像给种子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种子的漂亮外观及抗磨损性、使包衣更均匀,通常还会在包衣过程中加入成膜剂。种衣剂中通常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微肥和微生物等有效成分及一些非活性组分,这些有效成分的结合可以产生积极的增效作用。
如今,种子处理已成为在多种作物上使用的一项常用措施。在世界很多地方,单子叶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和玉米)不包衣就种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例如,玉米种植中最危险的害虫玉米甲虫就是通过种子处理技术来防治的。在美国,玉米甲虫每年引起的相关损失多达8亿美元,其中用于保护措施的投入就达2亿美元。
保产增产?对此刘西莉介绍,种衣剂中含有的药剂能够起到防病治虫的作用,而含有的微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则能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营养,从而提高幼苗素质,增强种苗抗逆性,最终起到保产增产作用。
浸种
如今,种子处理已成为在多种作物上使用的一项常用措施。在世界很多地方,单子叶作物不包衣就种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例如,玉米种植中最危险的害虫玉米甲虫就是通过种子处理技术来防治的。在美国,玉米甲虫每年引起的相关损失多达8亿美元,其中用于保护措施的投入就达2亿美元。
种子处理的独特价值
推广到20多个省,覆盖大部分旱田作物
拌种
种子处理的独特价值
相对于传统的叶面喷洒,种子处理具有一系列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种子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生产资料,其包衣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就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在一些国家颁布的《种子法》中,明确规定了标准化的种子必须经过种子包衣处理,不包衣的种子不允许出售。
种子
相对于传统的叶面喷洒,种子处理具有一系列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零缺口”全面保护种子处理只需相对少量的有效成分均匀且精确的分布在每粒种子的表面,为作物提供“零缺口”的全面保护,从播种第一天开始对种子进行保护,从源头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对于潜伏在种子内部或粘附于表面的种传病菌,种子处理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
“显然,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滞后的。而经过30多年的努力,包衣种子在我国‘插遍红旗’。”刘西莉指着种子包衣技术推广应用“版图”说,“在全国20多个省得到推广,涉及的主要作物有玉米、棉花、小麦、大豆、花生等,但不同省区的包衣覆盖度差异较大,目前在水稻和蔬菜作物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刘西莉介绍,1979年,李金玉教授率先开始了种衣剂的研究,成功研制了由克百威和多菌灵组成的第一个种衣剂产品,在此基础上,中国农业大学种衣剂研究团队在沈其义、李金玉教授的带领下,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特点,研发出系列种衣剂产品,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同时,上世纪90年代,种子包衣技术借助国家“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首批国家级产学研重点项目等国家政策的东风开始发力,种衣剂及良种包衣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建立了中国农业大学种衣剂研究发展中心、种子健康中心、种子病害检验与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种子协会种衣剂分会等专业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
包衣
零缺口全面保护种子处理只需相对少量的有效成分均匀且精确的分布在每粒种子的表面,为作物提供零缺口的全面保护,从播种第一天开始对种子进行保护,从源头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对于潜伏在种子内部或粘附于表面的种传病菌,种子处理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
不受天气限制种子处理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小并且不易漂移,因为产品是在受控制的封闭环境中施用的,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种子处理是害虫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选育、加工、包衣、销售
小计
不受天气限制种子处理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小并且不易漂移,因为产品是在受控制的封闭环境中施用的,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种子处理是害虫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药“零增长”“绿色化”、可持续是当前我国农业的关键词,前不久农业部宣布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至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的目标。在这一方面,种子处理早期预防的成功可以为日后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打下基础,从而助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700多种病虫害可通过种子传播,而良种包衣技术则是阻断这一途径的主要手段之一。据刘西莉介绍,发达国家已经形成完整的种子加工业,种子公司既育种和良繁,又进行种子加工和处理,通过专用的包衣机将种衣剂和精选的良种进行包衣处理,以标准化的包衣种子供应国内外,在农作物良种生产方面已形成了良种选育、精选加工、包衣处理、包装销售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体系。
浸种
农药零增长绿色化、可持续是当前我国农业的关键词,前不久农业部宣布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至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的目标。在这一方面,种子处理早期预防的成功可以为日后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打下基础,从而助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高梅官方开户种子处理——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的高科技。助力农业,关爱农民以先进技术作为支撑的种子处理技术也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不仅响应了中国政府“以先进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的号召,也为农民的耕作与生活带来改善,使他们能够通过轻松、放心的种植获得更好的收成、更高的收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我国,随着种衣剂生产量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种子包衣整体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据中国种子协会种衣剂分会会长张世和介绍,近几年各种衣剂公司加大投入,不断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新产品中多采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有效成分,如采用低毒化的丙硫克百威农药替代高毒克百威农药并取得成功。目前分会会员单位年生产各类种衣剂2万余吨,占全国种衣剂企业产量的80%以上。同时,注重种衣剂制造设备的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确保种衣剂产品悬浮稳定,提高种子的包衣效果,药种包衣比例大幅提高,保证了包衣种子的商品性和安全性。
拌种
助力农业,关爱农民以先进技术作为支撑的种子处理技术也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不仅响应了中国政府以先进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的号召,也为农民的耕作与生活带来改善,使他们能够通过轻松、放心的种植获得更好的收成、更高的收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种子处理的技术问题
良种包衣技术是一项以种衣剂为原料、以良种为载体、以包衣机械为手段的集农药、植保、化工、机械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着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它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对提高我国种子预防保健和作为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发展对加速作物良种的标准化生产乃至整个种子产业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种子
种子处理的技术问题
虽然种子处理技术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法,但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施药技术,如果在加工包衣、运输等过程中操作不当,也会影响种子处理剂作用的发挥,给农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在种子处理前种子的精选非常关键,首先选择质量合格的种子。在包衣过程中,加工技术也非常重要,如包衣设备跟不上或者药剂种类及用量的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包衣质量,造成出苗不均匀或达不到种子处理预期效果。
刘京华
国外种子处理技术发展怎么样?
包衣
虽然种子处理技术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法,但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施药技术,如果在加工包衣、运输等过程中操作不当,也会影响种子处理剂作用的发挥,给农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在种子处理前种子的精选非常关键,首先选择质量合格的种子。在包衣过程中,加工技术也非常重要,如包衣设备跟不上或者药剂种类及用量的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包衣质量,造成出苗不均匀或达不到种子处理预期效果。刘京华
美高梅官方开户种子处理——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的高科技。曹鹏英
小计
美高梅官方开户种子处理——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的高科技。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美国1999年玉米种植户每株玉米投入的种子加性状的成本是2.3美元,而种子处理剂在其中的占比还不到5%。当时转基因还没有现在成熟,人们一度担心种子处理剂是否还有明天。但到了2012年玉米种植户每株玉米投入的种子加性状的成本已经达到了8.5美元,其中种子处理剂占比已经超过10%。为什么种子处理剂随着转基因的出现价值不降反升?因为随着玉米收购价以及品种产量的提升,农民对品种的期待值更高,他们需要更高的产量和更多的收益,同时减少后期叶面用药的人工投入,所以对高端种子处理剂的需求不断上升就在情理当中了。
杀菌剂
美高梅官方开户种子处理——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的高科技。另据Market&MarketAnalysis的全球市场跟踪数据,2010年种子处理技术占种子价格的40%。
总体
这两组市场调研数据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结论——种子处理剂对种子价值的提升至关重要。
71
早在1914年,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推出了杀菌型种子处理产品乌斯普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种子处理剂产品。在接下来的100余年里,拜耳先后上市了高巧、立克秀等产品,研制了拜力膜系列成膜剂,整合了种子处理机器,并扩大了种子处理中心的规模和数量,成为业内唯一整合种子处理所有资源的公司,为种子公司的品种提升着价值,为农民增产增收贡献着力量。
34
拜耳种子处理的科技含量源自不断创新的产品。高巧自2000年上市以来,如今已经成为种子处理剂产品第一大品牌;目前将要上市的速拿妥,将会带来玉米种业的一场革命,借助吡虫啉和氟虫腈的完美组合,使防治谱最大化,从而呵护玉米“地上地下,妥妥当当”;入田是专为水稻研制的种子处理产品,实现包衣最长到拔节期的稻瘟病防治,从而减少农民施药次数,增加产量和稻谷品质。
45
拜耳种子处理的科技含量源自独特的工艺。拿高巧举例,高巧原药吡虫啉的晶体结构与国产吡虫啉原药不同,是因为拜耳吡虫啉有优异的SPA,即重结晶技术,能让产品符合国家要求的两年常温储藏稳定性,同时保证产品药效在田间缓释和效果。
150
从2011年开始,拜耳相继在中国投入了300余台大型包衣机,以满足农民尤其是较大农户自己包衣的需求,并免费为这些农户在花生、小麦等作物上提供包衣服务。坐落于北京北五环的拜耳种子处理中心,每天承载着巨大的任务,因为在确定种子公司每个配方前,都需要在这个实验室内进行最后的测试和调整,以负责任的态度为种业交出最好方案。
24
13
26
63
美高梅官方开户种子处理——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的高科技。单元
59
19
17
95
16
3
6
25
二元
12
15
16
43
8
10
11
美高梅官方开户种子处理——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的高科技。29
三元
—
—
12
12
美高梅官方开户种子处理——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的高科技。—
—
9
9
杀虫剂
2
33
14
49
1
10
8
19
杀线虫剂
1
—
—
1
1
—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
19
1
—
20
12
1
—
13
杀虫/杀菌剂
l
—
4
5
1
—
3
4
合计
94
68
63
225
39
24
37
100
从已登记产品的剂型上看,以悬浮种衣剂登记产品最多,占登记产品的27.56%,可湿性粉剂、乳油、种子处理悬浮剂分别排第2、3、4位,种子处理干粉剂和水乳剂均有16个产品获得登记。种子处理液剂、种衣剂、水乳种衣剂、可溶液剂、粉剂、拌种剂等6个剂型各自均登记了1个产品。
表2 水稻种子处理剂剂型
序号 |
剂型 |
剂型代号 |
登记产品 |
占登记产品的百分比 |
1 |
悬浮种衣剂 |
FSC |
62 |
27.56 |
2 |
可湿性粉剂 |
WP |
48 |
21.33 |
3 |
乳油 |
EC |
33 |
14.67 |
4 |
种子处理悬浮剂 |
FS |
19 |
8.44 |
5 |
种子处理干粉剂 |
DS |
16 |
7.11 |
6 |
水乳剂 |
EW |
16 |
7.11 |
7 |
水剂 |
AS |
8 |
3.56 |
8 |
种子处理乳剂 |
ES |
6 |
2.67 |
9 |
微乳剂 |
ME |
4 |
1.78 |
10 |
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
WS |
3 |
1.33 |
11 |
悬浮剂 |
SC |
2 |
0.89 |
12 |
可溶粉剂 |
SP |
2 |
0.89 |
13 |
种子处理液剂 |
LS |
1 |
0.44 |
14 |
种衣剂 |
SD |
1 |
0.44 |
15 |
水乳种衣剂 |
EWS |
1 |
0.44 |
16 |
可溶液剂 |
SL |
1 |
0.44 |
17 |
粉剂 |
DP |
1 |
0.44 |
18 |
拌种剂 |
BS |
1 |
0.44 |
合计 |
225 |
100.0 |
1.2 杀菌种子处理剂登记情况
1.2.1 单元杀菌种子处理剂
我国已登记的杀菌剂主要有效成分有咪鲜胺、咪鲜胺锰盐、三氯异氰尿酸、精甲霜灵、溴硝醇、噁霉灵、乙蒜素、福美双、氟唑菌苯胺、咯菌腈、戊唑醇等11种,作用对象主要登记在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烂秧病、立枯病、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胡麻叶斑病等病害上。其中咪鲜胺可加工的不同含量制剂产品最多,包括水乳剂、乳油、微乳剂、悬浮种衣剂和水乳种衣剂5种,其中水乳剂可以加工成10%、25%、40%、45%和450
g/L等5个不同含量,乳油可以加工成25%、250 g/L和450
g/L等3个不同含量,咪鲜胺使用方法有浸种和种子包衣2种。噁霉灵和咯菌腈各有2个剂型,使用方法有浸种和种子包衣2种。咪鲜胺锰盐、三氯异氰尿酸、精甲霜灵、溴硝醇、乙蒜素、福美双、氟唑菌苯胺、戊唑醇等8个有效成分均只登记1个剂型,精甲霜灵登记的使用方法包括浸种和拌种,咪鲜胺锰盐、三氯异氰尿酸、溴硝醇、乙蒜素只登记浸种,福美双和氟唑菌苯胺只登记拌种,戊唑醇只登记种子包衣剂。
表3 我国已登记的单元杀菌种子处理剂
序号 |
有效成分 |
含量 |
剂型 |
作用对象 |
使用方法 |
1 |
咪鲜胺 |
10%、25%、40%、45%、450g/L;25%、250g/L、450g/L;0.5%;1.5% |
EC;FSC; EWS |
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 |
浸种;种子包衣 |
2 |
噁霉灵 |
70% |
DS |
立枯病、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3 |
咯菌腈 |
25g/L;0.5% |
FSC |
恶苗病 |
浸种、种子包衣;种子包衣 |
4 |
咪鲜胺锰盐 |
50% |
WP |
稻瘟病 |
浸种 |
5 |
三氯异氰尿酸 |
40% |
WP |
细菌性条斑病 |
浸种 |
6 |
精甲霜灵 |
350g/L |
ES |
烂秧病 |
浸种;拌种 |
7 |
溴硝醇 |
20% |
WP |
恶苗病 |
浸种 |
8 |
乙蒜素 |
80% |
EC |
烂秧病 |
浸种 |
9 |
福美双 |
50% |
WP |
胡麻叶斑病、稻瘟病 |
拌种 |
10 |
氟唑菌苯胺 |
22% |
FS |
恶苗病、纹枯病 |
拌种 |
11 |
戊唑醇 |
0.25% |
FSC |
立枯病、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1.2.2 二元杀菌种子处理剂
已登记的二元杀菌种子处理剂的作用对象为水稻立枯病、恶苗病及控制水稻生长。作为二元混配水稻种子处理剂的有效成分除了已登记的杀菌剂单剂有效成分外,杀菌剂新增了多效唑、种菌唑、嘧菌酯、甲霜灵、苯醚甲环唑、氰烯菌酯、三唑酮、萎锈灵等8种,杀虫剂有杀螟丹和吡虫啉2种。其中咪鲜胺混剂最多,共6个混配制剂。
表4 我国已登记的二元杀菌种子处理剂
序号 |
有效成分 |
含量 |
剂型 |
作用对象 |
使用方法 |
1 |
咪鲜·多菌灵 |
6% |
FSC |
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2 |
咪鲜·噁霉灵 |
3% |
FSC |
立枯病、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3 |
咪鲜·甲霜灵 |
3.5% |
DP |
立枯病、恶苗病 |
拌种 |
4 |
咪鲜·咯菌腈 |
5% |
FSC |
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5 |
咪锰·多菌灵 |
50% |
WP |
恶苗病 |
浸种 |
6 |
咪锰·甲霜灵 |
20% |
WP |
立枯病 |
拌种 |
7 |
唑酮·福美双 |
45% |
WP |
恶苗病 |
浸种 |
8 |
萎锈·福美双 |
400g/L |
SC |
立枯病、恶苗病 |
浸种、拌种;拌种 |
9 |
多·多唑 |
0.78% |
BS |
恶苗病、控制生长 |
拌种 |
10 |
多·福 |
15%、17%、20% |
FSC |
苗期病害;立枯病、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11 |
甲霜·福美双 |
38%、40%;15% |
FSC |
立枯病、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12 |
甲霜·种菌唑 |
4.23% |
ME |
恶苗病 |
拌种 |
13 |
精甲·噁霉灵 |
32% |
LS |
立枯病 |
拌种 |
14 |
精甲·戊唑醇 |
0.8% |
ES |
立枯病 |
拌种 |
15 |
精甲·咯菌腈 |
62.5g/L |
FSC |
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1.2.3 三元杀菌种子处理剂
三元混剂组分中已登记的有咪鲜胺、福美双和咯菌腈3个有效成分,新增了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甲霜灵、嘧菌酯、霜霉威、噁霉灵和立枯磷等7个有效成分。作用对象以立枯病和恶苗病为主,剂型以悬浮种衣剂为主,使用方法只登记了种子包衣。
表5 我国已登记的三元杀菌种子处理剂
序号 |
有效成分 |
含量 |
剂型 |
作用对象 |
使用方法 |
1 |
多·福·立枯磷 |
13 |
FSC |
恶苗病、立枯病 |
种子包衣 |
2 |
多·咪·福美双 |
11、18、20 |
FSC |
恶苗病、立枯病 |
种子包衣 |
3 |
多·咪鲜·甲霜 |
20 |
FSC |
立枯病 |
种子包衣 |
4 |
福·甲·咪鲜胺 |
16 |
FS |
恶苗病、立枯病 |
种子包衣 |
5 |
甲·嘧·甲霜灵 |
12 |
FSC |
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6 |
精甲·咯·嘧菌 |
6 |
FSC |
恶苗病、立枯病 |
种子包衣 |
7 |
咪·霜·噁霉灵 |
3 |
FSC |
恶苗病、立枯病 |
种子包衣 |
1.3 杀虫种子处理剂
水稻杀虫种子处理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只有杀螟丹、吡虫啉、丁硫克百威、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蚜酮等7个,单剂剂型以吡虫啉最多,登记了4个含量3个剂型,使用方法以拌种和种子包衣为主,作用对象为稻瘿蚊、稻飞虱和稻蓟马3种。混剂只有35%丁硫·噻虫嗪DS。
表6 我国已登记的杀虫种子处理剂
序号 |
有效成分 |
含量 |
剂型 |
作用对象 |
使用方法 |
1 |
杀螟丹 |
6% |
AS |
干尖线虫病 |
浸种 |
2 |
吡虫啉 |
70%; 1% |
WS;FSC |
稻瘿蚊、稻飞虱;稻蓟马 |
:拌种;种子包衣 |
3 |
丁硫克百威 |
600g/L |
DS |
稻飞虱、稻蓟马 |
种子包衣 |
4 |
呋虫胺 |
35% |
FSC |
稻飞虱、稻蓟马 |
种子包衣 |
5 |
噻虫胺 |
8% |
FS |
稻蓟马 |
拌种 |
6 |
噻虫嗪 |
70%; 35% |
WS;FSC; FSC |
稻蓟马 |
浸种、拌种、种子包衣;拌种、种子包衣;种子包衣 |
7 |
吡蚜酮 |
30% |
FSC |
稻飞虱 |
种子包衣 |
8 |
丁硫·噻虫嗪 |
35% |
DS |
稻飞虱、稻蓟马 |
拌种 |
1.4 植物生长调节种子处理剂
目前已登记的以调节、促进和控制水稻生长以及增产为主要功能的有效成分有S-诱抗素、复硝酚钠、烯效唑、芸苔素内酯、羟烯腺嘌呤和吲哚乙酸等6个,共有20个产品、13个制剂,混配产品有羟烯腺·烯腺、芸苔·烯效唑和吲丁·萘乙酸等3种,使用方法只有浸种。
表7 我国已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种子处理剂
序号 |
有效成分 |
含量 |
剂型 |
作用 |
使用方法 |
1 |
S-诱抗素 |
0.006、0.03 |
AS |
调节生长 |
浸种 |
2 |
复硝酚钠 |
1.80 |
AS |
调节生长 |
浸种 |
3 |
烯效唑 |
5 |
WP |
控制生长 |
浸种 |
4 |
芸苔素内酯 |
0.0016、0.004;0.01 |
SL |
调节生长、增产 |
浸种 |
5 |
羟烯腺嘌呤 |
0.0001 |
WP |
调节生长 |
浸种 |
6 |
吲哚乙酸 |
0.11 |
AS |
促进生长、增产 |
拌种 |
7 |
羟烯腺·烯腺 |
0.0001 |
WP |
调节生长 |
浸种 |
8 |
芸苔·烯效唑 |
0.751 |
AS |
增产 |
浸种 |
9 |
吲丁·萘乙酸 |
10 |
WP |
调节生长、增产 |
浸种 |
1.5 杀虫杀菌型种子处理剂
目前已登记的杀虫杀菌型种子处理剂均为二元混配剂,共有7个产品,作用对象为恶苗病、纹枯病、稻飞虱、稻蓟马和干尖线虫病,使用方法有浸种和种子包衣。
表8 我国已登记的杀虫杀菌型种子处理剂
序号 |
有效成分 |
含量 |
剂型 |
作用对象 |
使用方法 |
1 |
咪鲜·杀螟丹 |
12、16、18 |
WP |
恶苗病、干尖线虫病 |
浸种 |
2 |
咪鲜·吡虫啉 |
1.3、2.5、7 |
FSC |
稻蓟马、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3 |
噻虫·咪鲜胺 |
35 |
FSC |
稻蓟马、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4 |
噻虫·咯菌腈 |
22 |
FSC |
稻蓟马、恶苗病 |
种子包衣 |
5 |
杀螟·乙蒜素 |
17 |
WP |
恶苗病、干尖线虫病 |
浸种 |
6 |
氰烯·杀螟丹 |
20 |
WP |
恶苗病、干尖线虫病 |
浸种 |
7 |
苯甲·吡虫啉 |
26 |
FSC |
稻飞虱、纹枯病 |
种子包衣 |
2展望
从目前我国水稻种子处理剂登记现状可以看出,水稻种子处理剂有效成分少,可湿性粉剂和乳油仍占有较大份额,多元杀菌剂、杀虫杀菌混剂和多功能种子处理剂的品种较少,生物农药种子处理剂几乎是空白,以多菌灵和福美双为主要组分的杀菌种子处理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产生抗性的风险。目前,美国和欧洲种子处理剂占植保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20%、15%,而中国水稻种衣剂的应用面积尚不足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由此可见,种子处理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稻耕作栽培模式的改变,水稻生产更加机械化、轻简化和集约化,种田大户、新型专业化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兴起,水稻种子处理控病虫增效技术因其简便、环保、长效、节本、增效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新《农药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和国内种子处理剂研发力量的增强,作为农药范畴的种衣剂管理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种子处理剂可以实现与植物生长调节剂、诱抗剂、信息传递物质及控制释放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省工和环保,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必将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农药》2017第10期;作者:张舒,胡洪涛